9月20日,首届城市治理“南北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城市治理的协同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城市发展与治理研究院携手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深圳大学全球特大型城市治理研究院共同主办,汇聚全国数十所高校、媒体期刊及实务部门的160余位专家学者和优秀研究生参会,为南北地区城市治理经验互鉴、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搭建起高效联动的高水平交流平台。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庞金友教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卢春龙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城市治理逻辑,“南北论坛”的创办恰逢其时,既是破解区域治理差异、推动协同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高校服务国家城市治理现代化战略的重要实践。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执行院长陈文教授聚焦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强调需通过南北联动整合学术资源,为超大城市、区域协同治理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雄安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张丽伟从雄安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的实际出发,分享对城市治理创新的见解。
开幕式现场还为11位行业专家颁发“城市治理专家委员会”聘书,并宣读《城市治理南北论坛倡议书》,公布入选的优秀论文及案例名单。
开幕式后,主论坛进入核心研讨阶段。主旨发言环节,由陈文教授主持,6位专家学者围绕AI与城市治理的关键议题分享前沿成果:中国人民大学郐艳丽教授剖析“跨省域合作新区治理的南北异化”问题,复旦大学唐亚林教授解读“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与政府政策的互动机理”,华南理工大学文宏教授勾勒“AI视域下现代化人民城市治理的未来图景”,重庆警察学院周振超教授以“重庆Y区‘141’基层智治体系为例”提炼超大城市基层协同路径,南开大学吴晓林教授聚焦“韧性城市安全建设”,深圳大学袁方成教授从全球视角分析“MEGA时代超大城市治理逻辑”。
随后的两轮圆桌对话,以“AI+城市治理:机遇、挑战及未来想象”为主题展开深度交流。首轮对话由中国政法大学吕芳教授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研究员、清华大学杨永恒教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与城市规划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永革、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马亮教授等专家,重点探讨AI技术应用的伦理边界、数据安全与治理公平性问题;第二轮对话由中国人民大学杨宏山教授主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张菁、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韩志明教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与管理处处长谭日辉、天津规划总院智慧城市规划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白钰等,结合各地实践,从不同角度分析人工智能给城市治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对未来城市治理的发展方向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当日下午,3个平行分论坛同步开启,围绕城市治理细分领域展开研讨:第一分论坛聚焦“城市治理数智化转型”“城市更新与空间治理”,就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城市治理转型升级,以及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优化空间布局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第二分论坛针对“AI时代超大城市治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分享超大城市在应对人工智能挑战时的治理策略,以及城市基层治理的创新模式与实践经验;第三分论坛围绕“城市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数字化生存与智慧城市”,探讨城市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以及数字化技术如何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此次会议入选的39篇优秀论文及案例的作者分别在对应主题单元中,详细分享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共同交流探讨。
此次首届城市治理“南北论坛”的成功举办,既是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标志着南北城市治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论坛所凝聚的智慧与共识,对推动城市治理理论创新、实践探索以及城市高质量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下届城市治理“南北论坛”由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承办,将进一步推动跨区域城市治理创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为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