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社推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图书——《文物里的抗战》《故事里的抗战》,日前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矗立于民族记忆深处的伟大抗战精神,如不熄的火炬,始终照亮伟大复兴征程。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意义重大而深远。
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文物里的抗战》一书精选《人民日报》50余篇与抗战文物相关的文章,分为“‘址’铭精神——遗址里的烽火记忆”“‘书’载大义——书信间的忠诚誓言”“‘物’证初心——旧物中的峥嵘岁月”三部分。既有穿越烽火的抗战遗址,如《文华胡同里的李大钊故居》《北大二院见证觉醒年代》;又有字字千钧的抗战家书,如《一封镌刻在灯柜上的抗战家书》《我们都是收信人》;还有承载民族记忆的革命旧物,如《追寻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296块补丁照见奋斗征程》,生动呈现抗日斗争的艰苦卓绝和抗日将士持久抗战的慷慨壮歌。这些文章以抗战文物为切入点,串联起一段段鲜活而震撼的历史叙事,用生动、深沉的语言为我们提供深沉持久的精神力量和价值引领。
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编织成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英雄史诗。《故事里的抗战》一书精选《人民日报》50余篇珍贵故事,以“亲历者说”“战场纪实”“缅怀先锋”三大板块呈现,多维视角深度还原烽火连天的抗战过程。这里有亲历者血泪交织的真实记忆,如《南泥湾生活片断》《我所亲历的“九一八”》;有战场记者笔下的铁血纪实,如《首战平型关》《盐阜反“扫荡”》;更有基于严谨考据的历史解读,如《记抗日战争时期敌后的儿童团》《上海沦陷区人民的反日斗争》。从南泥湾大生产到敌后办报的艰难抗争,从平型关大捷到东京审判的惊心动魄,从敌后儿童团到狼牙山五壮士的众志成城……循着文字脉络,重回烽火岁月。
两本书聚焦诠释抗战胜利主题,坚持和弘扬正确历史观,有重磅、有独家、有力作,用心、用情、用力,见史、见势、见思想,是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有益参考。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