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年来,非遗的展示也在提质升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已于2022年2月开馆,大运河非遗展示馆、浙江省非遗馆、广东省非遗馆相继开馆。非遗馆成为人们了解非遗、体验非遗、传承非遗的新场所。
2024年6月6日上午10点,应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创办人、抗美援朝战争口述历史博物馆馆长邀请,罗援将军来到位于黄河北岸的郑州抗美援朝战争口述历史博物馆视察指导红色基因传承工作。
海南省旅文厅将联合省教育厅共同做好全省81家研学基地的产品策划和管理,同时持续提升研学旅行监管服务能力,健全从业人员培训体系,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
5月23日,东乡县布楞沟村史馆联合和政县松鸣岩研学基地,组织和政县第五中学500余名师生走出课堂,到布楞沟开展“穷山乡变成幸福庄 领略布楞沟新篇章”主题研学活动。
近年来,湖南省韶山市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做好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在这里,游客不仅领略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感受着厚重的历史和民族情怀。
自建成并对外开放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注重非遗项目的活态展示,营造接地气、有活力、生活化的文化空间,让更多人认识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6月3日,由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组织的“和平的旗帜”暨国家“八五”普法规划《学法小公民》普法宣传捐书公益活动走进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镇中心学校。
6月2日,由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组织的“和平的旗帜”暨国家“八五”普法规划《学法小公民》法治宣传教育万里行系列公益活动走进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净月分校。
2024年5月29日,“和平的旗帜”暨国家“八五”普法规划《学法小公民》法治宣传教育万里行系列公益活动走进沈阳市第126中学,捐赠《学法小公民》丛书1100套。
自2020年开始,衡阳市发起“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通过结对子的形式,帮助乡村学校解决艺术教育资源匮乏、经费短缺等实际困难,3年多时间惠及乡村学校180余所、留守儿童4.8万余名。
距离暑期还有一个多月,五花八门的研学活动已经进入报名高峰期。与往年相比,今年涉足研学市场的主体更加多元,不少培训机构纷纷入场,试图从中“分一杯羹”。
近日,晋中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组织原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左权县近4000名中学生走出山区,开展“科技向未来”研学实践活动。
5月23日上午,“和平的旗帜”暨国家“八五”普法规划法治宣传教育万里行《学法小公民》图书捐赠公益活动在河北省廊坊市第十小学举行。
据了解,深州市粮仓博物馆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深州盈亿义仓修建而成。深州盈亿义仓修建于清光绪年间,主要功能是粮食仓储和赈济。